首页 > 走进通道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发布时间:2025-01-06 11:43 信息来源:通道县人民政府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黔中地。

 秦为古镡成地,属象郡。

 汉、三国至两晋为武陵郡谭成县地(汉高祖五年置)。

 东晋至南朝宋为武陵郡舞阳县地(义熙年间撤镡成县并入)。

 南朝梁,陈至隋为沅陵郡龙檦地(由舞阳县改)。

 唐为叙州潭阳郡朗溪县地(由龙标县地分出)。

 宋元丰七年(1084)置罗蒙砦(元祐三年废,今县溪)。崇宁元年(1102)始置罗蒙县,至罗蒙。以治地有罗蒙山而得名。翌年(1103)改罗蒙县为通道县,属靖州(原诚州,同年改)。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撤通道县并入靖州,洪武十三年(1380)五月复置,属靖州,清因之。

 民国初期,通道县隶辰沅道。民国11年(1922)废道,县直属于湖南省。民国25年(1936),湖南省实行行政督察制度,通道县随行政督察区次第的调整,先后属第四、第七、第十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道县先后隶会同专区(1949.10~1952.8)、芷江专区(1952.8~1952.11)。1952年11月,芷江专区改称黔阳专区,通道县随属。1954年4月,国务院决定撤消通道县,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仍隶黔阳专区。1959年3月,通道县和靖县合并,仍称通道侗族自治县。1961年7月,通、靖分治。1981年6月,黔阳地区改称怀化地区,通道县随属。1998年5月,怀化撤地建市,怀化地区改称怀化市,通道随属至今。

 1950~1958年9月,县以下设乡。1958年10月-1983年,实行政社合一体制,设公社、大队、生产队。1984年,改革政社合一体制,恢复乡村建制,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全县设2镇、20乡、242村,1654个村民小组。是年7月7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大高坪苗族乡和传素瑶族乡,新建锅冲苗族乡。同年9月,县溪乡和县溪镇合并,成立新县溪镇。1986年9月1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播阳乡、临口乡改为建制镇。1996年5月,撤销团头乡、牙屯堡乡,成立牙屯堡镇。1997年1月,撤销双江乡,并入双江镇;撤销地阳平乡,并入县溪镇。2000年,菁芜州乡、溪口乡改为建制镇。2002年,陇城乡改乡为镇。2010年末,全县共设8镇、13乡。2016年,全县共设9镇、2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