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17 10:42 信息来源:通道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通道县发展中的攻坚提质和奋进之年,做好人社工作,责任重大。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及市人社局工作要求,锚定市委“三高四新”目标、“五新四城”战略,紧紧围绕县委“四县”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通道新模式,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民生实事、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奋力推动通道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一)聚焦筑牢民生之本,确保就业形势稳定。一是突出就业目标导向。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70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完成年度培训6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二是促进就业产业协同。根据市里文件制定出台我县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做好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等就业政策一致性评价。稳定城乡劳动力就业规模在10万人以上。二是稳固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突出培训带动,围绕市场需求,抓好各类人员技能培训,推动培训与就业创业的良性互动。持续用好网络直播效应,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返乡劳动力就业动态“清零”行动,积极拓展城镇公益性岗位,实现动态清零。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有效激励农村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三是培育壮大就业创业载体。积极培育一批就业帮扶基地。充分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稳岗扩岗。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的建设。逐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四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推进零工市场、充分就业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构建覆盖面广、服务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政策潜能释放,大力开展政策进基层、进企业活动,严把各项补贴发放审核关,确保就业资金规范使用。

(二)聚焦激发活力之源,打造人才集聚高低。一是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动态更新急需紧缺职业和新技能培训目录,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进《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地。加强评价机构监管,规范证书管理。二是加速专技人才聚集。持续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办法,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县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利用就业招聘会和浏阳对口帮扶的机会,做好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三是提升人事管理效能。优化事业单位招聘体系,规范公开招聘、人才引进、遴选等程序。统一标准、简化流程。安全有序组织各类人事考试,强化职业资格审核,抓好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四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事业单位招聘方式,完善薪酬评价体系,持续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优化事业单位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人才岗位面向基层一线倾斜制度,做好人才综合储备工作。

(三)聚焦织密保障之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和兜牢民生底线为抓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深化社保制度改革。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抓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关工作,配合税务部门提升“两率”水平。二是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实施“温暖社保”三年行动,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政策。推进高风险行业和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覆盖,确保新开工项目参保率达95%以上。加强工伤预防宣传,逐步实现工伤异地居住(就医)备案通受通办。三是统筹社保待遇水平。按国家、省、市统一部署调整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试点。加快企业年金扩面提质,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和缴费水平。全面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四是强化基金安全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贯彻落实湘办〔2021〕28号文件任务清单》,构筑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部门协同,强化内控监督。推进社保基金第三方专项审计,巩固推进“一单四制”督促整改,严厉打击各类侵害社会保险基金行为。五是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加大民生投入,补齐短板弱项,统筹推进省市重点民生项目,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聚焦架起连心之桥,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一是筑牢和谐劳动关系屏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分配改革,完善三方四家协商协调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强化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二是提升调解仲裁工作效能。建立“劳动维权+就业帮扶”机制和“工会+人社+司法+”全社会参与调解机制,完善劳动人事争议纠纷“预防”流程图。加强仲裁、审判衔接,推进在线调解,确保全县仲裁法定时效内结案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65%以上。三是持续深化根治欠薪工作。深化“无欠薪”企业、园区、工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压实行业主管和属地责任;切实做好全国欠薪平台案件线索及“两网化”平台管理工作。持续推动省际边界区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通过“四县”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联动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共享案件信息、统一协查规则、简化办案流程,在边界区域内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开展根治欠薪集中整治行动,依法打击恶意欠薪行为。推进劳动监察执法规范化,提升监察员能力,确保法定时效内结案率100%,重大案件当年结案。四是细化农民工服务保障举措。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开展“湘融湘爱”“春暖农民工”等服务活动。加强“通道侗嫂”家政服务品牌建设,促进供需对接。推进以县域为载体的农民工市民化有效落实。五是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紧盯规模性失业、社保基金安全、就业资金使用等关键风险点,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技工院校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监管。深化信访法治化建设,持续开展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现场接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

(五)聚焦优化增效,提升为企为民服务满意度。一是优化人社经办服务。推进综合柜员制改革,深化政务服务“五化”行动,推进“高效办成-件事”,创新就业用工社保“三合一”数字服务。二是推行数字人社建设。依托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推行经办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实现95%以上社保待遇通过社保卡发放。配合市局打造“数字怀化人社平台”,动态掌握区域劳动力就业失业和企业用工总体情况。拓展“免申即享、直补快办”模式,逐步提升就业创业补贴线上办理率。三是实施人社“链式”服务。围绕“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企业“白名单”和需求、服务清单,组建“链式”服务专班,推行“一单四制”服务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聚焦凝聚帮扶之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认真履行行业职责,充分发挥就业社保专责小组牵头作用,持续做好就业、技能、社保、人才人事帮扶,持续选派精干力量到村,扎实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为结对村添置电脑等办公设备,从人员、物资、政策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结对村的帮扶力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七)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一是突出抓好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推进“清廉人社”建设。二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施专项培养工程,强化新入职干部基层锻炼。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成果。三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紧扣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创新党建阵地建设,擦亮“人社领域”党建品牌。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化宣传的正面引导作用,紧盯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防止重大舆情发生,及时分析研判处置网络舆情,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