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30 11:33 信息来源:通道县财政局
关于通道侗族自治县
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
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12月20日在通道侗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通道侗族自治县财政局局长 刘湘华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通道侗族自治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叠加新冠疫情反弹等多重不利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承受较大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收入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注重资金绩效,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我县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73910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94%,同比上年增加33885万元,增长14.1%。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3915万元,为任务数的100%,同比上年增加2513万元,同比增长8%。
(2)上级补助收入预计完成203680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6.8%,同比上年增加22823万元(主要是增加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897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6510万元等)。
(3)债务转贷收入预计完成19952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0%,同比上年减少921万元。
(4)调入资金预计完成14538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58.1%,同比上年增加8548万元(主要是政府性基金调入13825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调入713万元)。
(5)上年结转收入1825万元。
2、支出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72910万元,为预算调整的93.7%,比上年增加34710万元,增长14.6%。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56942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93.7%,同比上年增加31851万元,增长11.1%。
(2)上解支出预计完成4911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100%,同比上年增加2011万元(主要是留抵退税县级承担部分)。
(3)地方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0057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100%。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结转下年10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7210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8.3%(主要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盘活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今年未实现预期),同比上年增加23743万元,增长49%。
2、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70609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76.7%,同比上年增加24732万元,增长54%。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结转下年150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2253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费收入1274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9125万元、转移收入612万元、利息及其他收入52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057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959万元。
分险种来看: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845万元,支出509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40万元,支出135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345万元,支出15345万元。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已上划。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完成148万元,其中: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万元(晒口电站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收入8万元。
2、支出情况。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计完成148万元。主要用于企业改革成本支出及三角塘电站职工安置。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五)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情况。2022年发行新增债券461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9900万元、专项债券36200万元,发行再融资债券10052万元(一般债券)。一般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2.67%,专项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28%。
2、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2022年政府债务总限额为332500万元,其中2022年新增债务限额46100万元;2022年政府债务总余额为332462.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07403.1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25059.68万元。一般债务余额和专项债务余额均未突破省财政厅核定限额。
3、还本付息、债务年限等情况。2022年政府债券付息支出10531.84万元(一般债券付息6877.73万元,专项债券付息3654.11万元)。2022年新增一般债为3年期限,新增专项债券分别为15年和20年期限。
上述预算执行数据在决算编制汇总后,会有部分变化,最终结果将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并按规定公开。
二、落实县人大决议和主要财政工作情况
2022年,全县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相关政策,全力支持疫后重振,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收支管理,较好地维护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抓好组织收入,增强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征收管理。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持续加强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监控,深挖增收潜力,预计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主动对接上级财政部门,了解、研究上级财税改革和政策变化情况,及时向上反映困难和需求,上报资金需求项目,积极争取支持补助。2022年争取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资金8979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94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70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县基本民生保障、项目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同时有效缓解财力缺口和增强政府偿债能力。
(二)兜牢三保底线,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按照“基本民生只增不减”的思路,持续加大民生投入。2022年各类社会保障费支出34289.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支出5400万元,城乡医保基金支出18728万元,职工医保基金支出6200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支出2540万元、临时救助支出379万元、五保供养支出58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支出215万元、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151.1万元、残疾人康复儿童救助及无障碍改造等资金89万元。二是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投入力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合涉农资金20833.33万元,用于“两茶一药”产业建设、农村“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做好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工作,2022年预计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资金18600万元,惠及农户5.5万余户,受益人口达36.26万人次。三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重点教育项目建设,有效改善我县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同时,不断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发放教师绩效考评、基础绩效奖、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等9500万元。四是全面助力企业发展。用好财政政策,积极落实租赁补贴政策,计划发放租赁补贴100户,发放资金25万元。建立省县两级财政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设立500万元风险机制补偿保证金。目前进入金交中心系统的企业有37家,累计放贷2520万元。持续做好促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民贸民品财政贴息工作,2022年预计为130户贴息200万元,为5家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贴息20万元。五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执行疫情防控政府采购“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压缩时间,对使用财政性资金安排采购疫情防控相关物资、工程、服务等实行便利化采购,保障能够及时地拨付疫情防控所需应急物资和相关疫情防控工程建设经费。全年预计投入疫情防控经费5000万元,用于保障核酸检测、应急物资采购、隔离点等相关疫情防控支出。
(三)提升防控能力,稳步化解债务
抓实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工作,积极稳妥实施化债计划,确保完成债务化解任务。一是建立常态化债务风险排查报告机制。健全债务举借、使用、偿还、预警、监督、问责等全流程、全链条的债务风险防控制度体系。二是加强债务风险舆情管控。坚持“分级负责、果断应对、依法处置”的原则,从严防范、稳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偿付风险引发的社会网络舆情,确保地方债务网络舆情管控落实落细。三是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主动与省财政厅沟通衔接,发行再融资债券资金10052万元,争取政府债券资金461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四)聚焦财政改革,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财政管理绩效显著。2022年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完成123家单位,240个项目涉及资金143100万元,预算绩效自评全县完成125个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157个项目绩效自评涉及资金144800万元。二是预算管理改革步伐加快。加快推进“业务+技术”的新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促进财政监督、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全面深度融合。三是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提质增效。从源头抓起,修订了《通道侗族自治县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提升我县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预算编制及预算审核的精准度。2022年累计完成项目评审65个,评审金额51200万元,审减资金11400万元,审减率为22.26%。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执行先预算后采购,先落实资金来源再实施采购。2022年政府采购项目采购意向公开98个,项目采购预算计划备案81个5273.53万元,实际完成采购项目75个,合同金额为5056.02万元,累计节约资金217.51万元,节支率4.12%。四是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完成了全县 144家行政事业单位,39家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清查工作;统筹协调推动全县“清廉国企”工作,将清廉建设融入国有企业发展全过程,为国有企业的行稳致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监督指导、县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县财政部门勇于担当、齐心协力、主动作为的结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财政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小,收支平衡难度越来越大,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新增可用财力有限,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对此,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务实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我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抓好财政收支管理、民生保障、政府债务防控,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7476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20321万元,增长8%左右。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6628万元,同比上年33915万元增加2713万元,增长8%左右。
(2)上级补助收入预计完成205432万元(其中财力性补助收入105376万元,非财力性补助收入100056万元),同比上年减少3463万元,主要减少了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一次性补助收入)。
(3)调入资金预计完成31702万元,主要是政府性基金调入和盘活国有资产处置收入。
(4)上年结转结余资金1000万元。
2、支出情况。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完成274762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20321万元,增长8%左右。
(1)工资性支出89305万元;
(2)基本运转性支出17233万元;
(3)县级专项支出21310万元;
(4)部门项目支出18222万元;
(5)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支出7665万元;
(6)预备费支出2800万元;
(7)非财力性上级专项支出100056万元;
(8)上解支出2920万元;
(9)上年结转结余支出1000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51930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65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30万元,污水处理收入4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2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0000万元,上年结转1500万元)。
2.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完成51930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3300万元,土地开发支出5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000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33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100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4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2000万元,上解支出22万元,调出资金7162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债务付息支出4416万元,上级补助专项支出12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支出30000万元,上年结余支出1500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6474万元,其中:社会保险费收入14530万元、财政补贴11709万元、转移收入203万元、利息等其他收入3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4363万元,结余2111万元。
分险种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594万元,支出1859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880万元,支出5770万元。
2023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已上划上级部门预算。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0万元。主要是晒口电站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万元。
2.支出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4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改革成本支出及三角塘电站职工安置。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四、完成2023年预算的主要措施
围绕全县总体工作思路,2023年财政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收入组织不放松。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提升税收征管质量,紧盯重点税源,关注重点税种,剖析税收收入增减变动的原因,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加强对房地产业、重点工程项目、产业园区、矿产资源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控。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确保地方收入完成8%增幅预期,确保非税收入占比控制在30%以内。
(二)坚持保障“三保”放首位。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全力支持保障“三保”任务,强化资金保障,及时筹措拨付资金,全力服务运转及民生保障大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加强教育、卫生、社保等经费保障,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支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服务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着力保障民生工程建设。坚持“月初保工资保债务化解、月中保运转和基本民生、月末安排项目”,科学调度筹集库款资金,精准做好“三保”工作。
(三)继续厉行节约保重点。持续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从紧核定经费,严禁建设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严禁违规兴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和信息化项目,严禁超过财政承受能力新出政策、新上项目,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严禁出台溯及以前年度的增支政策等。切实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项目支出,着力盘活各类资金、资源(产),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四)规范债务管理防风险。坚持从严从紧管债,在统筹财力保障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还本付息的基础上,坚决遏止新增隐性债务。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加强平台公司融资债务和其他债务监管,每笔债务有专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每笔债务化解期限、分年目标、化解方式、偿债资金来源等内容,制订“一债两策”方案,实行隐性债务终身负责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五)深化改革创新促发展。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硬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快推进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做深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推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各位代表,2023年财政改革与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执行本次大会决议和要求,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指导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意见建议,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为的担当,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通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