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政信息 > 县本级财政预决算

通道侗族自治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15:01 信息来源:通道县财政局

通道侗族自治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和

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1028日在通道侗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通道侗族自治县财政局局长  刘湘华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及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2021年实现财政收入总计271062万元,为预算调整数96.44%。比上年增加10151万元,增长3.9%。

1)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520万元,为任务数的100%,比上年增加1539万元,增长5.5%。非税收入比重为24.62%,收入质量较高。

2)上级补助收入209245万元,为预算调整的97.67%。比上年减少947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18997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0%,比上年减少309万元。

4)调入资金13300万元,为预算调整的72.68%,比上年增加11091万元(主要是政府性基金调入增加731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调入增加5990万元)。

2.支出情况。2021年实现财政支出总计270062万元,为预算调整96.1%,比上年增加10054万元,增长3.9%。

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5965万元,为预算调整的98.77%。比上年增加10208万元,增长4.2%。

2)上解支出2900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0%。

3)债务还本11197万元,为预算调整的100%。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结转下年10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及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基金收入总计46536万元,为预算调整的90.3%(主要部分本级基金收入没有实现)。

2.支出情况。基金支出总计46036万元,为预算调整的89.3%。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结转下年50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1630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 12741万元、财政补贴8225万元、转移收入61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057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059万元。

分险种来看: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845万元,支出509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40万元,支出135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445万元,支出15345万元。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已上划。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万元,为预算的100%。主要是晒口电站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万元。

2.支出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改革成本支出及三角塘电站职工安置。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2834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975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为85900万元。

截至2021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83366.6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9750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85859.67万元。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低于核定的限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21年,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相关政策,全力支持疫后重振,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收支管理,较好的维护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保障财政经济运行稳定

一是稳定财政运行基本盘。全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理念,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全面清理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一般性支出,确保“三保”支出按时足额兑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补助和新增政府债券,其中新增政府债券35700万元

二是稳定市场主体基本盘。综合运用减税降费、补贴、担保、投资等措施,保护市场主体,保住发展底盘。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培植财源建设,助力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激发园区内在动力和活力,园区新建项目对收入拉动作用明显,已逐步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

(二)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3935万元,本级安排配套1465万元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着力制订方案、加大统筹、强化监管、积极整改,加强乡村振兴资金监管,“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城乡生态环境,资金投入向污染防治攻坚战倾斜。加大力度支持“厕所革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有力保障,全县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达到每人每月113 元。城市低保指导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60元,农村低保指导标准4560元/年(其中一类低保380元/月/人,二类低保300元/月/人,三类低保270元/月/人)。残疾人“两项补贴”一、二级每人每月140元,三、四级每人每月70元。

二是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5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达到每人每年84元。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适龄妇女 “两癌”免费检查、孕产妇女免费产前筛查。

三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实现学前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全年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1638万元,27822人次受益;投入2247万元用于薄改提升和乡镇标准化寄宿学校建设,改扩建23所学校校舍;安排794万元,新建教师住房70套。

过去的一年,县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认真执行县人大的各项决议,实现了收支平衡。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编制不够细化、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因时间节点原因,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均为预计数,在决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2022财政预算(草案)

2022预算编制原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严格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牢固树立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突出重点,优先确保我县工资、运转、基本民生支出,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全力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

2022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预测。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31586万元,较2021年增加1771万元,增长7%以上。

1.收入情况。财政收入总计275498万元,较上年预算减少1074万元,减少0.39%。

1)地方财政收入31586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208895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21057万元。

4)调入资金12960万元。

5)上年结转1000万元。

2.支出情况。财政支出总计275498万元。较上年预算减少1074万元,减少0.39%。

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0541万元。

(2)债务转贷支出21057万元。

(3)上解支出2900万元。

(4)上年结转支出1000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46330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399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30万元,污水处理收入400万元,其他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000万元,上年结转500万元)。

2.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46330万元(其中:本级基金支出21750万元,上级专项支出1100万元,调出资金12960万元,上解支出2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支出10000万元,上年结余支出500万元)。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2276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0245万元、财政补贴30498万元、转移收入1212万元、利息等其他收入32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8515万元,结余3761万元。

分险种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345万元,支出15345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844万元,支出509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660万元,支出535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8364万元,支出1594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40万元,支出13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202万元,支出2212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520万元,支出1443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平衡情况

1.收入情况。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万元。主要是晒口电站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万元。

2.支出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改革成本支出及三角塘电站职工安置。

3.平衡情况。收支两抵平衡。

四、完成预算的主要措施

围绕全县总体工作思路,2022年财政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财政改革创新

一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关口从事后评价向事前和事中延伸,防止财政资源配置环节和使用过程中的损失浪费。建立完善评价结果与预算调整、改进管理、完善政策挂钩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推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同级人大报告,向社会公开。

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快构建科学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加强部门预算项目库建设,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

三是推进政府预决算公开。按照《预算法》和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相关文件要求,县级部门预算单位(含下属单位)全部推行预决算公开工作。

四是创新政府采购监管。制定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和推出线上“云采购”,细化采购预算编制,扩大采购范围,完善采购程序,加强资金管理,推进政府采购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二)规范预算管理执行

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严禁收取过头税费和虚收空转,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严控预算追加事项,切实强化预算约束。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做好预算安排和库款调度,防止“三保”出现问题。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健全财政资金动态监控体系,保障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安全。严格按照财政部和财政厅统一部署,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

(三)依法加强征管

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以预算法等相关法律为遵循,以质量提升为追求,以税源控管为核心,严格贯彻“不预征、不空转、不跑冒滴漏”的收入组织原则,强力推进“党政领导、财税主责、部门协同、司法保障、纪检监督”的财源税收综合治理机制改革。积极构建财税大数据平台,将房地产、产业园区、重点工程、建筑安装、医药购销等领域税收集中整治作为抓手,完善勤征细管、诚信纳税、税收共治体制机制,确保地方收入完成7%增幅预期,确保非税收入占比控制在24.62%以内。

(四)扎实化解债务

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要求,按时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确保地方政府债券不出任何风险。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降低债务风险水平。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加强风险评估结果应用,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健全问责机制,强化违规举债责任追究。将降风险等级的重点从过于注重化解隐性债务转向做大收入、消化暂付和甄别划出经营性债务;将化解隐性债务过于偏重积极偿还转向偿还与依法转化并重,力争从源头上逐步化解债务风险。

(五)统筹优化支出

长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继续压减公用经费、会议费、接待费及专项业务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专项设立,取消现有单位的专项支出,对确需安排的专项支出重新鉴定,真正实行“零基预算”;严格依次保障,对“三保”支出,特别到人的民生支出必须打足,集中力量,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有序推进“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我们将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为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建设美丽富饶新通道不懈奋斗!